原標題:3萬多農村小學空置 1年招不到1個學生 還有必要存在嗎?
從幾年前開始,吉林省公主嶺市三門李村小學只剩下兩個老師、一個學生,成為一所“空巢小學”。網友感動的同時也提出了質疑,這種學校的存在,是否是一種資源浪費?
一、中國有3萬多所學校不足10人
新華社在《中國最孤獨的小學》的報道中,用了“罕有的”來形容吉林省公主嶺市三門李村小學。然而,查閱近幾年的媒體報道,重慶的尚山小學、湖南的沙塘鄉小學、福建的永泰赤錫鄉荷溪小學……類似的“一人學?!逼鋵嵾€有很多。數據顯示,2016年我國不足10人的鄉村校點有3萬多個。
3萬多農村小學空置 1年招不到1個學生 還有必要存在嗎?
如果唯一的學生離開,這些學校隨時面臨關閉。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,1997年全國農村小學數為512993所,2009年為234157所,減少學校數合計278836所,總量減少了一半多,平均每天減少學校數為64所。
二、中國城鎮化也是一場兒童的城鎮化
從當年張藝謀的電影《一個都不能少》到現在,中國教育經歷了“一村一?!钡拇笠幠U張到“一天消失60多所學?!钡臉O速收縮。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,越來越多的孩子隨打工父母去省城或外省讀書。
1.全國近一半的兒童已居住在城鎮
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城鎮化取得了巨大進展,全國城鎮人口的比例從1982 年的 21.1%增加到2015 年的56.1%,與此同時,城鎮兒童占全國兒童的比例從1982 年的16.6%增加到 2015 年的 49.1%,全國近一半的兒童已經居住在城鎮地區。
2.“隨遷率”追趕下的“留守率”
另一面,農民工子女的隨遷率達40%左右,留守率則達60%左右,農民工子女的隨遷率,正在不斷逼近留守率,也顯示了農村生源轉移正在加劇。
如今,當你慢步在鄉村小道上,穿行于田野間,很難再看到成群結隊的孩子上下學了。于此相反的是,城市學校生源暴漲,“大班”潮愈演愈烈。
三、誰來對這些留下來的孩子負責?
像三門李村這樣的“空巢學?!比藬惦m然很少,但這不能成為被忽視的理由。在我國每一個孩子,都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權利,任何人不能都沒有理由剝奪他們的權利。所以,現在的問題不是怎樣消滅“空巢學?!?而是怎樣辦好“空巢學?!?。
大多“空巢學?!倍济媾R這樣的窘境:生源少,按人頭撥付的學校公用經費也少,學校運轉困難,留不住優秀教師,教師不足,進一步加速生源流失。
《農村教育布局調整十年評價報告》建議,針對農村小規模學校公用經費普遍不足的現象,設立專門的學校建設資金,通過專項資金劃撥的方式,調動地方政府保留和建設小規模學校的積極性。而對于農村教育普遍存在的師資短缺問題,報告則建議修改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標準,探索“班師比”或“校師比”的教師編制核定方式,或者出臺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編制的專項政策。師資力量完備,才能留住更多的學生,學生多了,“空巢學?!弊匀灰簿筒豢樟?。
返回板報教育網首頁>>
聲明:本站原創/投稿文章由板報教育網
編輯發布,所有權歸板報教育網所有,轉載務必注明來源;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,不代表板報教育網立場;如有侵權、違規,可直接反饋本站,我們將會作刪除處理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heymall.net/xiaoxuezx/6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