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中國名校校訓,弘揚中國文化精髓
校訓,是一所學校的精神向導,是一所學校教風、學風、校風的集中表現,體現大學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。是一種面向社會的精神標志,能為學校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。

1、清華大學
自強不息,厚德載物
“自強不息”出自《周易·乾卦》的《象傳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?!庇钪鎰倓庞辛Φ夭煌_\轉,君子應當效法天地,奮發努力,永不停息?!昂竦螺d物”出于《周易·坤卦》的《象傳》:“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?!贝蟮氐臍鈩莺駥嵑晚?君子應當增厚美德,包容萬物。1914年11月,梁啟超到清華大學演講,以《周易》的兩個象辭激勵學子,后作為清華校訓。
2、北京大學
愛國 進步 民主 科學
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,初名京師大學堂,以最高學府身份創立,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,行使教育部職能。北大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,是中國著名的高等學府,亞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學之一。北大開創了中國高校中最早的文科、理科、政科、商科、農科、醫科等學科的大學教育,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。從校訓就可看出北京大學的民族擔當!
3、復旦大學
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
出自《論語·子張》,子夏曰:“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?!辈┯[群書、廣泛學習,而能堅守自己的志向;懇切地提問,多考慮當前的事,仁德就在其中了。
4、南京大學
誠樸雄偉 勵學敦行
“誠樸雄偉”原是中央大學時期的校訓,由羅家倫提出?!皠顚W敦行”是從中國古代前賢名句中選取而來:“勵學”二字見于宋真宗寫的一首名為《勵學篇》的詩,勸勉人勤奮學習;“敦行”見于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博聞強識而讓,敦善行而不怠,謂之君子?!?/p>
5、南開大學
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
由校長張伯苓提出。允,即文言語首助詞,這種用法源自《詩經》。允公允能,意思就是“既有公德,又有能力”。本意是要使南開學生具有“愛國愛群之公德,與夫服務社會之能力”?!叭招略庐悺?語本《禮記·大學》:“湯之盤銘曰:‘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’?!笔枪糯t王商湯的座右銘,以一種動態的角度倡導積極進取、不斷革新和變化,才能不斷進步。
6、中山大學
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
出自《禮記·中庸》,意思樸實,即廣泛地學習,仔細地詢問,謹慎地思考,明確地辨別,堅定地執行。1924年,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中山大學,親筆題寫了這則校訓。
7、山東大學
學無止境 氣有浩然
“學無止境”出自清人方東樹《昭昧詹言·通論五古》:“學無止境,道無終極?!薄皩W”,不僅要學習實用的知識技能,更要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?!皻庥泻迫弧背鲎浴睹献印す珜O丑》:“我知言,我善養吾浩然之氣?!彼^浩然之氣,就是大義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氣。110年校慶時改為“學無止境,氣有浩然”,價值取向更明確,更符合音韻平仄要求,讀來更朗朗上口。
8、廈門大學
自強不息 止于至善
“自強不息”是陳嘉庚先生創校時提出的,仍是出自《周易》的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”?!爸褂谥辽啤睘閺B大私立時期的林文慶校長確立的校訓?!爸褂谥辽啤?出自《禮記·大學》: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”,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人格理想,蘊含著生命對于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與踐行。
9、四川大學
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
“海納百川”取意自《莊子·秋水》,作為固定詞語最早出自晉代袁宏《三國名臣序贊》:“形器不存,方寸海納?!崩钪芎沧?“方寸之心,如海之納百川也,其言包含廣也?!薄坝腥菽舜蟆眲t出自《尚書·君陳》:“爾無忿疾于頑。無求備于一夫。必有忍,其乃有濟。有容,德乃大?!睂稍~連用的則是林則徐:“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。壁立千仞,無欲則剛?!?/p>
10、中國農業大學
解民生之多艱,育天下之英才
出自屈原《離騷》中的名句:“長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艱”,飽含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;“民生之多艱”是中國的農情,也是中國的國情,以“解”代“哀”,更有一種敢于承擔的勇氣和魄力。下句出自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君子有三樂,而王天下不與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無故,一樂也。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樂也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樂也?!?/p>
11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
德才兼備,知行合一
“德才兼備”即品學兼優,“知行合一”是明代大儒王陽明的著名學說,《傳習錄》中有言:“知者行之始,行者知之成?!薄爸奔凑J識事物的道理,“行”即在現實實踐中運用道理,兩者本就是不可分離的一體。
12、中國政法大學
厚德明法 格物致公
“厚徳”出自《易經》;“明法”取自《管子·明法》,樹立法治觀念,依法治國?!案裎铩背鲎浴抖Y記·大學》的“致知在格物”,意為實事求是、求真務實?!爸鹿比》ㄓ凇抖Y記·禮運》的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,也出自《管子·形勢解》的“風雨至公而無私,所行無常鄉”(此處“至”與“致”通),意為要大公無私、公平公正,有仁愛親民、服務公眾的社會責任感。
13、北京郵電大學
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
“厚德”與“博學”分別出自《周易》和《禮記·中庸》。后半部分“敬業樂群”出自《禮記·學記》:“一年視離經辨志,三年視敬業樂群?!币鉃閷ψ约旱氖聵I盡職盡責,與朋友相處和樂融洽。
14、西安交通大學
精勤求學,敦篤勵志,果毅力行,忠恕任事
“精勤”指專心勤勉,《后漢書馮勤傳》中有言:“以圖議軍糧,在事精勤,遂見親識?!薄爸宜 笔侨寮覀惱淼赖碌幕痉懂?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之一。出自《論語·里仁》: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?!敝?即盡己為人;恕,即推己及人。
15、上海交通大學
飲水思源,愛國榮校
飲水思源,即不忘本之意。北周的庾信《徵調曲》中有“落其實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”之句,宋代的宗禮《大鑒禪師殿記》中有“飲水知源,自覺自悟,師豈遠哉”之句,體現出常懷感恩的精神。愛國榮校,主要來自著名國學家、教育家、交大原校長唐文治曾在《人格·學生格》中的格言:“有愛情于學校,乃能有愛情于社會,有愛情于社會,乃能有愛情于國家?!鄙詈伞靶∥摇倍啊按笪摇钡奈幕瘍群?。
16、同濟大學
同舟共濟
出自《孫子·九地》:“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,當其同舟而濟,遇風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?!北扔鲌F結互助、同心協力,最終戰勝困難,體現了中華文化的開闊胸襟與包容氣度。
17、中央民族大學
美美與共,知行合一
“美美與共”一詞出自該校已故名譽校長費孝通教授關于文化自覺的著名論述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。美美與共,天下大同”,意為不同民族間要相互尊重、欣賞和贊美對方文化,體現了中華文化包容、和諧的精神?!爸泻弦弧比猿鲎酝蹶柮鞯摹秱髁曚洝??!懊烂琅c共,知行合一”的核心思想即為“人與人和,知與行合”。
18、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
厚積薄發,開物成務
“厚積薄發”來自于宋代蘇軾《雜說·送張琥》:“博觀而約取,厚積而薄發?!币粩嗟卦谥R和道德上積累,“薄發”就是指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不斷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。
“開物成務”出自《周易·系辭上》,是指通曉萬物演化的規律并按規律行事而最終成就功業。指圣人可以掌握萬物的變化規律(天道),成就天下功業。
19、西南大學
含弘光大,繼往開來
“含弘光大”,語出《周易》第二章《坤 》:“坤厚載物,德合無疆。 含弘光大,品物咸亨?!薄昂笔菬o所不包,“弘”是無所不有,“光”是無所不作,“大”是無所不備.“繼往開來”,語出宋代朱熹的《朱子全書·周子書》:“所以繼往圣,開來學,而大有功于斯世也?!睆堓d也有名句“為往圣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”。意為繼承前人的事業,為后人開辟未來的道路,體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。
20、黑龍江大學
博學慎思,參天盡物
由國學大師張岱年先生書寫?!安W慎思”仍出于《禮記·中庸》第20章?!皡⑻毂M物”出于《禮記·中庸》第22章:“唯天下至誠,為能盡其性;能盡其性,則能盡人之性;能盡人之性,則能盡物之性;能行物之性,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;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則可以與天地參矣?!敝琳\之人,能完成天賦的使命,幫他人完成天賦的使命,進而替上天化育萬物,天地人三者合一。
21、上海交通大學
飲水思源 愛國榮校
雖然將“飲水思源,愛國榮?!卑藗€字確定為上海交通大學的校訓是20世紀90年代的事,但是,感恩、報國始終澎湃在百年交大人的血脈中,成就著這所著名學府的精神。如果說,“飲水思源”是“小我”層面的道德詮釋,那么,“愛國榮?!眲t在“大我”意義上提升了交大人志存高遠的人格境界。
聲明:本站原創/投稿文章由板報教育網
編輯發布,所有權歸板報教育網所有,轉載務必注明來源;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,不代表板報教育網立場;如有侵權、違規,可直接反饋本站,我們將會作刪除處理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heymall.net/mingxiao/957.html